辉煌60年,壮丽新广西。
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
《中国新闻》特别节目《直播广西》中,
桂林的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一句“桂林山水甲天下”不仅道尽了桂林山水的骄傲内涵,更是伴随着这座两千多年的古城流传千年。
“江做青罗带,山如碧玉簪。”唐朝诗人韩愈写尽桂林山水之美。多年来,桂林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,发展山水特色旅游,年接待海外游客人数屡创新高。桂林山水甲天下,可青山绿水的保护也曾备受挑战。
经过努力,漓江的污染带逐渐消失。根据现在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,漓江桂林市区河段水质已连续3年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。
在节目中,用了近五分钟的时长介绍了桂林严守生态底线,保护漓江最美山水以及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。
猫儿山的漓江源、漓江水利枢纽工程、体育时尚休闲运动、阳朔高端民宿、以及渔翁鸬鹚等与漓江相生相伴的风物,都通过中文国际频道,向全球观众传达桂林人民严守生态底线,保护漓江最美山水,桂林市努力在青山绿水里走出一条生态文明路。
相关新闻报道
水造就了梦幻般的漓江美景,滋养了桂林,也为漓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。
在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,这里的海拔高达一千九百多米,洒在猫儿山层层密林中的雨水,滋养了发源于猫儿山的漓江,所以人们把猫儿山称之为"漓江的心脏",猫儿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得以长期保持为96.5%。
整个"漓江源"其实是一片沼泽,厚厚的苔藓层覆盖在我们的高山湿地上,树木上地面上都布满了厚厚的苔藓,这个苔藓就好比是一个盖子,盖在我们的大水库上,大家可以猜想一下这个地下究竟有多少的水源呢?小编来告诉大家:那是数百万立方米的水源!这每一滴水最终都将汇入漓江,开启一段奇妙的旅程。
顺着漓江源水的脚步来到位于猫儿山脚下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,源水在这里汇成了一湾清潭,水面静如琥珀,清澈见底,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手去触摸它感受水的灵动,这些潺潺流水最终都将顺流而下,汇入漓江。
不要低估一滴水的力量,更不要低估桂林人为保护每一滴水付出的努力。为了保护漓江,桂林人民60年坚守生态底线矢志不渝,也在最近8年多的时间里,建设漓江防洪及补水枢纽工程。
目前的桂林市防洪工程体系,可使桂林市的防洪标准由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;最重要的是,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乘船游览漓江,决不必担心漓江枯水期水量过少影响景观的问题。
桂林人民坚守生态底线,保持着绿水青山底色不变,当然还有在保护的前提下谋求发展的自我求变。从2015年开始,桂林实施漓江(城市段)排污综合治理项目,在三年多时间里,完成了漓江市区段污水集中处理率99%以上的截污目标;仅这一项,就相当于每天污水直排漓江减少2.4万吨。
与桂林市城徽象鼻山隔江相望的訾洲岛,也是桂林新兴的旅游景区,像这样的洲岛在漓江城市段还有好几处,随着漓江流域排污综合治理,一个个洲岛都成为了镶嵌在漓江上的生态公园。
2015年,桂林启动了漓江游船提档改造计划,这也是30年来,桂林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老旧游船提档改造工程。现在的漓江游船,餐饮烹饪油烟零排放,同时,游船动力系统的节能环保指标高于国内内河游船标准,今年年底,桂林将彻底进入"全星级游船"时代。
漓江的水,化作和风细雨,滋润着漓江两岸的山,在这里它依然将最美的状态呈现给全世界的游客。在这里小编还想告诉大家,也是在今年桂林将漓江风景名胜区内的采石场全部关停,全力维护漓江山青水绿,河畅景美,让游客尽享山水欢歌。
保护漓江的具体措施还有一项至关重要就是建设临桂新区,十年时间桂林人民在城市西边再造了一个生态新桂林。十年拓荒十年耕耘,桂林人民用十年的时间,将漓江的山水之魂引入到临桂新区。建设临桂新区,跳出漓江来保护漓江,一改过去保护漓江的被动。这不仅是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气魄,更是桂林人民保护漓江未曾改变的初心,是守护山水家园不曾动摇的定力。保护漓江,从每一滴水开始,桂林人民倍加呵护的每一滴水,从源头到江河,都以清澈的荣耀折射出桂林生态之光,印证着桂林发展的底线。
八年修建水库,十年建设新区,四十年改革开放,六十年奋发进取,漓江的每一滴水都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发展,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,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,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赋予桂林的城市荣耀。
来源:桂林电视台 桂视网
新年新气象,2019年新春佳节刚刚过去,桂房网又将迎来新一届“最美置业顾问”评选活动....[查看详细]
共 0 条